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下称协和医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加强打造协和医院医联体体系,构建以松散型医联体为核心,远程医疗协作网为辅助,专科联盟、名医工作室为补充的多层次结构,分级分类推进医联体协作工作,多角度落实医疗资源下沉,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将温暖送至千家万户,绘好“一切为民”的服务答卷。
【资料图】
医联体是落实推进分级诊疗、区域优质资源下沉、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协和医院通过由党委书记牵头组成医联体工作调查团,采集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信息库,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发展情况,从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两个角度制定帮扶策略,持续开展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工作。
让人才“沉下去” 为基层医院“供血”
管理帮扶和技术帮扶“双管齐下”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焕发生机,关键在于人才的下沉。2022年以来,协和医院向基层帮扶医院派驻挂职副院长8名,统筹组织全面的医联体建设工作,促进分级诊疗工作推进;同时派驻医务人员80名,定期组织义诊活动,全面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全年共计开展门诊3万人次;诊疗住院病人1万人次;开展手术、急诊、会诊近3千余例等。
协和医院挂职副院长黄政渊在顺昌县医院挂职期间,统筹协调派驻人员深入临床一线,帮助当地医疗团队成功救治了许多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我这一身的毛病真的很难治,反反复复。这下协和的专家一来,就被治好了!”顺昌县一位八旬老人老詹感激地说道。多年来,老詹受反复排黑便、贫血困扰,行动不便,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来在黄振渊团队治疗下康复出院。
让专家“动起来” 为基层医疗“活血”
偏远基层地区的疑难危重症患者,就医需求更为复杂,但就医条件往往更为恶劣。为了满足基层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除了管理人才与驻点医生的配置之余,协和医院的专家以名医工作室的模式走近群众。协和医院在部分县市设立“名医工作室”,由专家坐诊,致力于服务基层地区的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与畅通的转诊渠道,与病魔“抢跑”,争取群众就医急难愁盼的问题。
陈良万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供图
把品牌“立起来” 为基层学科“造血”
协和医院组织由强势学科带头组建的专科联盟,一方面强强联合专科发展前沿的医疗机构,促进省内专科的整体医疗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科对科”的帮扶模式提携发展较滞后的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科研项目、参加学术讲座、日常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打造出基层医院自己的“拳头科室”,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医院组织管理讲师团赴基层开展培训教学,提升当地医疗管理水平。
协和医院与惠安县医院成立专科联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供图
用互联网“加BUFF” 辅助医联体“升级”
2023年3月7日,一名突感心前区胸感不适的患者前往光泽县司前卫生院就诊,协和医院与光泽县总医院、司前乡卫生院第一时间开启远程会诊确认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无障碍转诊、转运与介入导管手术被救治成功。在这一例分秒必争的救治案例中,远程医疗协作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着眼于远程医疗业务规范和能力建设,从服务对象角度进行整合和深化,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查房,提高了基层协作医院危重症、疑难病患者享受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危重症、疑难病患者不需转院就可在专家指导下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指导;日常的远程教学,使得基层医护人员不用离开工作岗位就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既降低了外出进修的成本,又拓展了接受继续教育的人群,为医师提供了一种不离岗的进修,在保障基层地区的医疗服务前提下,完成医疗水平的提升。
协和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建成六年来,完成远程会诊约4万人次,远程教育培训63场,参加协作基层医6院760家次,远程培训人员约2万人次;影像早读片远程培训23家协作医院日常参与,培训5万人次。(苏萍)
X 关闭